第三百二十九回 通济渠边议人口 南巡江南去划圈(1/4)
作品:《隋風烈》第562章通濟渠邊議人口南巡江南去劃圈
“嗯!穆老說的是,這燈泡的造價太高。做出來也不能普及大衆,不如暫緩試制而將電能用于其他方面,比如帶動機床、抽水車或其他以電驅動的設備,你看~”
“唉!只得如此”
想到自己費盡苦心試制出來的很原始的發電機不能用于民用,穆先生就有些氣餒。
“陛下,其實以穆先生做出來的發電機也用于帶動槳葉,驅動河面上的木船,比燃煤汽輪機方便許多。還可用于飛艇,還可用于~用于~”
李春想不到更多使用電能的地方了。
“不必說了,李匠師。其實朕知道穆老研制的發電機其實還很原始,輸出功率估計並不高,若用于驅動戰船恐實難辦到的。現今重點還是在改善交通工具上,改造馬車輪彀,普及推廣使用橡膠充氣輪胎。嗯~穆老,何不造一些自行車?一輛自行車可搭載數百斤的貨物,可騎可推,將大大提高運輸效率和速度。”
“呵呵!好,好啊!自行車嘛~倒是一點難度都沒有,正可廣泛用上膠輪。”
“陛下,穆老,何爲自行車啊?”
李春瞪大雙眼問道,自覺這又是一件天大的發明創造。
“哦!就是一種可以腳踏驅動的兩輪車,車後架上可搭載一頭牛犢,運輸起來輕松自如。”楊二替穆先生解釋著。
“我二人當竭全力助穆先生制造自行車,以造福天下百姓。”李春和劉玄同時起身拱手說道。
“民用可緩,先用于軍隊,先軍後民乃是國策。”楊二提醒道。
“是,陛下。”
二人同時應道,隨後坐了下來。
“穆老,兩輪的能造,三輪車便毫無問題,不如一並造出。三輪車還可免了學騎,直接就能蹬著走。”楊二補充說道。
“放心吧!簡單的很,一並造一些馬拉的兩輪平板車,可裝載的更多,還可越野。”穆先生索性說道。
“呵呵~對對對~都造出來。朕敢肯定,這幾樣車,李匠師和劉先生只需看一眼便能自己造,更可大量生産,力爭半年時間面世如何?”
“呵呵!區區小事,比造發電機簡單的多了,哪需半年啊!兩個月便能實現量産三種車型,且經久耐用。”穆先生不以爲意的笑著答道。
造自行車、三輪車現在想來比自己造發電機簡單的多。
至于如何實現“焊接”?這個時代的科學大家李春、劉玄等早就有適用于這個時代的原始辦法了,不用穆先生爲此去操心。
君臣間又聊了很多,包括在華陰城打造一所水師講武堂的構想等,直到用完午膳後,各自才都散去。
隨行的裴世矩、宇文化及、劉文靜、王德等人都去客房休息了。
楊二讓仲堅等護衛遠遠的跟著,自己陪著穆先生在通濟渠沿岸隨意的走著,看著河面上往來的客船,任由河風恣意的吹著長發和衣衫。
“穆老,現在是公元六世紀末,你知道二十一世紀什麽最賺錢嗎?”看著河面上往來忙碌的商船和船上隱隱卓卓的商人,楊二問道。
“唉!我們這班從文革中僥幸活過來的學究臭老九們只知道做學問,哪懂的什麽賺錢不賺錢的?”
“呵呵!那穆老你可記好了,等回到你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了,一定要記得在城裏最繁華的地段多買幾套房子,不管是土坯方還是街道上的紅磚房,但凡房子就多買,向朋友借錢或是銀行貸款也好,總之要多買房子。房子在進入九十年代後便會因城市建設而拆遷,舊城被拆的老房子越多,政府賠的也越多。政府賠的錢要立刻再買靠近城區的新房子,買的越多越好,房子會升值很快的。”
“呵呵!我知道了。買房子發大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隋風烈 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九回 通济渠边议人口 南巡江南去划圈,网址:/1569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