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钢铁炼狱:一战 29(1/3)
作品:《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在推翻了沙皇統治之後,俄國又面臨著下一個問題,那就是誰來坐當初沙皇坐的那把椅子,然後就出現了一種讓人比較驚訝的現象,政權從革命的主體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在革命中沒怎麽使勁的人群身上。
俄國二月革命勝利之後,除了建立的蘇維埃政權之外,還有著另外一個政權存在,這就是資産階級臨時政府。其實成立臨時政府的這群人,剛開始的時候是不想革命的,因爲沙皇俄國本身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決定了俄國的資産階級和俄國以沙皇爲首的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在之前說到俄國1861年改革時候已經有所提及,在這就不騙字數了。這群人基本上都是保皇派,根本就不想讓沙皇下台。但是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俄國當時的情況下,革命運動蓬勃發展,任何阻擋革命的都將破碎。在3月12日的革命中,這些資産階級一見革命勢大,搖身一變,高呼“支持革命”,就成了革命的同道中人。
但是,他們還是十分討厭無産階級,覺得如果無産階級掌握政權的話,那將是天大的災難。于是,資産階級在3月12日當晚,急忙成立臨時委員會,想著如何去奪取政權;並且他們甚至還向沙皇獻策,最終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資産階級的勸說下,在3月15日的午夜發布了退位诏書;在3月20日,沙皇發布了《告全軍書》,向俄軍全體將士告別。
沙皇退出了舞台,現在輪到蘇維埃和臨時政府較勁,按照當時的那種情況來看,之後掌握沙俄政權的資産階級臨時政府,一點機會都沒有。蘇維埃掌管著國家機關的要害部門,如電報局、廣播局、車站、鐵路等都掌握在蘇維埃手中。電報、廣播控制輿論,車站鐵路調動力量。而當時的臨時政府,連一個印一張聲明的地方都沒有。沒有蘇維埃的同意,資産階級不可能成立自己的政府。可以說,只要是正常情況下,甚至于說只要蘇維埃不自己主動將已經到手的政權交出去,臨時政府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但是,資産階級臨時政府就是掌管了國家政權,已經將權力握到手裏的蘇維埃真的就把政權給交出去了。這得從蘇維埃的內部說起。
說到沙皇俄國的革命,大多數人認爲俄國無産階級的代表就是布爾什維克,這要歸功于國家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宣傳,二月革命只是十月革命的一個陪襯而已。其實,在當時,無産階級內部也並不是統一的,有著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和布爾什維克黨等幾派的力量,在這幾派力量當中,布爾什維克是個不折不扣的少數派,在開會的時候,基本上代表是最少的,說話是最沒有分量的,但是思想也是最激進的。咳咳......
當時,占據大多數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這兩撥人的思想沒有布爾什維克那麽激進,他們有點像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的王明,奉行投降主義,因爲當時雖然蘇維埃掌握了大局,但是一來很多工人在之前就已經被征召去了前線,剩下的是一些小私有者、手工業者和小業主,也就是“有産階級”,他們是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的基礎。二來如同當時的世界環境,當時是資本主義強盛的時代,還遠沒有到了退出曆史舞台的時候,力量還很強大。而且,當時布爾什維克的重要領導人,比如在斯莫爾尼宮領導了十月革命的革命導師列甯就在國外的瑞士,之後帶領蘇聯戰勝納粹德國、人送外號“鋼叔”的斯大林還在流放地,沒在國內,布爾什維克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人,自然也就不能占據大的話語權。
孟什維克力圖限制革命的範圍。他們認爲推翻沙皇制度後合法的主人只能是資産階級,蘇維埃只能對資産階級施加壓力,促使它向左前進。布爾什維克反對把政權交給資産階級。1917年3月15日,在蘇維埃的全體會議上,莫洛托夫代表布爾什維克黨批判了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同杜馬代表達成協議的計劃,建議由蘇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頁继续阅读......... 1492—1945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八章——钢铁炼狱:一战 29,网址:/344384/202.html